感谢万代南梦宫的邀请,我们试玩了《小小梦魇3》,并体验了名为“嘉年华号”的一段剧情流程。
《小小梦魇3》15分钟实机演示:
直达链接请点击此处
虽然本作的制作组从前两作的Tarsier Studios,变为了以开发电影化恐怖游戏闻名的Supermassive Games(《直到黎明》、《黑相集》系列)。但不必担心更换制作组后的《小小梦魇3》体验不够“正宗”,无论是系列一贯的黑暗童话式阴森风格,还是那种无时不刻萦绕周身的不安氛围,在这次的试玩中都有着出色的呈现。
游戏的试玩从一艘航行在风暴中的船上开始,由于官方没有提供任何剧情背景,角色之间也没有明确对白,因此很难看出主角们与这艘船的关系,只能将其理解为一个独立的冒险单元。
着探索的深入,玩家会逐渐发现,这艘船其实是一个大型“游乐场”。背景中会有无人乘坐但仍运转的摩天轮,挂满尸体的旋转木马,甚至还能亲自体验一把装载各种“肉袋”的刺激过山车。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各种胖哥哥,他们的行动有些难以捉摸,有的会主动攻击和抓捕玩家,有的又会提供帮助。搞得我们每次被胖哥哥直勾勾盯着的时候,都免不了心里发慌。
游戏的核心玩法依然是解谜和探索,并穿插了少量的追逐与战斗。与前作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有了可以随身携带的武器,因此在面对敌人时,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抗。
如果你还记得《小小梦魇2》中那个略显笨拙的NPC伙伴“小六”,或许就会发现,系列从那时起便有意增强“合作”的概念。因此在第三代中,游戏直接以双人联机为核心进行了设计,玩家总算能和好友一起在《小小梦魇3》里被吓得满地乱爬了。
当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队友,你依然可以和电脑操控的角色一同游玩。大部分时间,电脑玩家的操作还是挺靠谱的。例如,在操控移动平台将你送往对岸时,它总能在你即将碰到蒸汽机关前精准停下。但如果不慎卡关,又找不到人商讨解法的时候,电脑玩家只会在旁边傻站着看着你不断尝试,这个情况还是有点尴尬的。
试玩开始时,玩家需要在“小洛”和“小寂”两位主角中选择一位进行操作。虽然两人的基本移动和操作没有区别,但他们持有的工具各不相同。小洛手持弓箭,可以攻击敌人或触发高处的机关;而小寂随身携带一把扳手,能用它砸开脆弱的木板开路,或是攻击陷入瘫痪的敌人。
游戏中就有一类会追逐玩家的“木偶”怪物,需要两名玩家合力才能战胜。小洛可以先将木偶的脑袋射下来,此时木偶会转而追逐小洛,扮演小寂的玩家便可趁机接近掉落的脑袋,给予其致命一击。在一些解谜环节,也需要一名玩家在下方托举,让另一名玩家爬上去开路。之后两人会短暂分开进入各自的流程,直到完成解谜后汇合,这种《双人成行》式合作体验,在一款恐怖游戏中还是有些独特的。
在《小小梦魇》的世界里,你永远是以孩子的视角,去对抗一个个由“大人”主宰的扭曲世界。除了环境中危险的陷阱,流程中总会有一个危险的人型Boss对你穷追不舍,从一代的厨子到二代的猎人,无一例外。
在这次的试玩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胖哥哥和木偶,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更为棘手的Boss级敌人——“金与小金”。“金”像是一位游乐场的人偶师,手上时刻套着一个名为“小金”的人偶,他们会在嘉年华号船舱的核心区域行动。
流程中,玩家将不得不经过“金与小金”监视的领域才能找到逃亡的路线,而人偶师也会多次阻挠和追捕两名玩家。这部分“Boss战”流程与系列前作一致,通常需要趁怪物不备悄悄潜行、获取道具;一旦被发现,便会展开一段紧张刺激的追逐战。
成功逃离“金与小金”的魔爪后,“嘉年华号”的关卡也随之结束,我们的试玩体验也到此为止。
就本次试玩而言,我认为《小小梦魇3》的恐怖感和惊吓程度,相较于二代有所降低。或许是因为这段流程里,没有出现像“长脖子老师”那样在视觉上就令人极度不适的敌人,流程中也很少有唐突的陷阱、跳吓或一惊一乍的音效。当然,这毕竟只是其中一个关卡,至于其他部分是否也这么“温柔”,只能等正式版来揭晓了。
更何况,双人合作的设计本身就会稀释恐怖感。当你意识到身旁有伙伴与你一同经历恐惧时,自然也会带上“壮胆”的Buff——就算被怪抓了,也不是一个人遭殃,至少能拉个垫背的!
当然,试玩过程也暴露了一些老问题。例如系列经典的横向卷轴关卡,在空间感和距离感的把控上依然很差。每当需要走独木桥或爬挂绳时,玩家就很容易因误判前后距离而跌落导致失败。只能说虽然换了制作组,但经典的毛病竟还是一点没落下……
即便在关卡的构成与设计上,《小小梦魇3》并未带来太多创新,但仅凭“双人合作”这一核心要素,就足以让本作的体验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它依旧是那个能让你时不时打个激灵,但又不会真把你往死里吓的,充满着邪恶与童真的作品。
不过,我仍希望Supermassive Games能够带来一些属于他们的新东西与新体验,而非一个模仿《小小梦魇》前作的纯粹复制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