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苍蝇拍微博投资感悟摘录(十)

投资不是平地赛跑,而是垂直攀登。比别人更快并不代表成功,因为一个失足下坠就可以抹平所有的成绩。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尽头的高峰而言,领先的意义很小。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符合安全规范,避开危险的线路和不利的环境。为了争取阶段性的排名而忘了脚下的万丈悬崖,是最蠢的事情。

   投资不是平地赛跑,而是垂直攀登。比别人更快并不代表成功,因为一个失足下坠就可以抹平所有的成绩。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尽头的高峰而言,领先的意义很小。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符合安全规范,避开危险的线路和不利的环境。为了争取阶段性的排名而忘了脚下的万丈悬崖,是最蠢的事情。

    末日之年就要过去了(12年12月),希望之年会紧接着到来吗?目前来看戏很大。但股市涨起来会改变什么吗?历史来看戏不大。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不会被过去的几年打倒,错误的思维和行动也不会被未来的牛市所拯救。长期来看,成果既取决于在正确的问题上得到了多少答案,也取决于在正确的方向上配置了多少资产。

    虽然这2年市场的整体环境不佳使净值增长放缓,但却提供了绝佳的大类资产优化配置和优质筹码的获取机会来实现更佳的复利基数。熊市总是馈赠厚礼,但大众永远不领情只怪它耽误了自己的美梦;牛市终于带来美梦,大众眉开眼笑时却忘了再美的梦也终有醒来的那刻,且梦得越深就换回越大的失落。

    长期来看,“信息化”可能是医药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战略性方向。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软件业的ROIC和ROE与医药一样长期保持在高水准。而从绝对规模和相对比重,中国软件业与国外的对比之强烈,也与国内药企对巨头的比较一样悬殊。本质上是很好的生意,关键是找对模式和优秀的经营。

    信息化产业“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当然显而易见。但这个问题在医药行业难道不严重?在制造业难道不存在?同样存在。关键区别还是在“需求”未被真正开启。而回顾自己的老本行,几年前2000万销售额已经惊为天人,现在一个项目都可能上千万。时代的脚步是最好的金矿。

    市场才涨1个多月(13年1月),各种浮躁已经纷至沓来。牛市来有什么用呢?最终还是1盈2平7亏损。与其做着大牛市的美梦,不如想透自己凭什么成为那最终的10%。休息的未必成功,但一天到晚被市场牵着线忙碌的,注定是充当分母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站在5天5个礼拜5个月5年的角度来看可能都不同。

    看了一下从去年7、8月份至今(13年1月底),招行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反弹大约是55.8%。而我观察的股票池中包括了中小板、创业板同样下跌较明显的股票的反弹幅度分别是:46.6%,41.1%,42.9%,70.8%,83.7%,69.7%。从这个小范围样本来看,银行股的反弹并不领先多少。指数确要银行,但指数之外精彩依旧。

    自打去年12月由银行股率先引爆后,从各个方面来看似乎都应该是超低估值大蓝筹领衔的一次行情。可将近半年过去后(13年5月)却发现创业板这个当时最被看衰的倒发出了创立以来的最强音:月线的6连阳,最大涨幅70%,市场又一次顽皮了。可看着这空前的估值差及市梦率的出现,这部大喜剧还真是面临剧情的拐点。

    09年以来的5年,一批股票涨幅已经达到几倍甚至十数倍,成为业绩靓丽估值高企的明星群体。但下一个5年周期来看的话可以肯定tenbagger不会来自这些当红的角儿。瞄准本身具有高价值特征的、却遭遇了暂时困难或依然处于迷雾中的、即将进入优势爆发期的、目前小盘却具大市值潜力的…

    说实话,现在最不希望的就是立刻来大牛市。对未来优势型企业的持有人来说,更希望多几年平淡的市场时光,靠企业的自身发展贡献盈利增厚基数,并一直安心的持有。最不希望现在来大牛市,面对极端估值泡沫在卖出与持有中艰难抉择。不理解那些一边无比看好企业又天天期盼牛市来临的逻辑。

    好公司的年报就像励志剧,虽然也曾面临外部环境的跌宕,但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前行,都在动态的打造着越来越坚固的竞争优势。虽然经营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但总有一些公司和人让你充满信心。非常喜欢这种坐拥着好公司而“无所事事”的感觉,唯一担心市场预期太快转入猛烈的追捧。

    在我的经验里,真正的高价值企业真不需要几个月的研究去判断,一定应在很短的时间里,有时候甚至是在几个小时的研究里内就产生强烈的买入的欲望,属于越研究越兴奋的——细节可以慢慢弥补,但特征必然显而易见!有人说,一见钟情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那么也许,一见钟情的投资也是最珍贵的。

    一个真正的好公司往往具有卓越的战略意识,它对于行业大趋势的洞悉、自身能力差异化的诉求、未来要实现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实现方式的筹划,都不亚于一部精彩的商战大戏。投资于这种公司,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投资的美感。且这种实践过程对于投资人的启示,往往是MBA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真正的竞争优势必然是有所取舍并得以在某方面聚焦形成不对称优势的结果,那种面面俱到的追求只能导致患得患失和最终的平庸。这种取舍和侧重本身就体现出企业家对于行业发展和商业竞争最关键因素的理解,通过公开渠道释放出来的这类信息对投资人是最高价值的,但也是最考验投资人自身综合素质的。

    日常工作中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很快就会得到教训,反思总结就会有利于提高。但是投资这行非常怪,有时你犯了错反而会得到一大笔奖赏,你坚持正确的事却不能避免一时(甚至是很长时)的灰头土脸。根据一时业绩来“总结反思”是巨大的陷阱,知道真正错在哪里,哪些该改哪些该坚持,也是个坎。

    管子说,“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可惜,绝大多数人永远不明白什么是“不可成”的,也永远放不下那些“不可得”的,很难理解为何“不可久”,并且想不清楚何为“不可复”。说到底,这些很简单的道理的背后,必然经过一番不简单的学习、思考、沉淀、试错才能真正理解和“知行合一”。但几人能有这个耐心?

    西格尔的一个统计经常被拿来作为消费,医疗,能源才最有投资价值的证明。且不说幸存者偏差的因素,仅统计的时间跨度就达46年之久,试问有几人的持有周期是与之匹配的?而如果将美股的统计周期缩短到20年,10大最牛股则多来自it技术、生物科技等“价值投资禁区”了。数据可参考,但不可迷信。

    对于智商在学习上的重要性和情商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但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东西就是财商。所谓财商,就是懂得利用社会发展大势和资产回报的规律来实现财富的健康增值。很多时候,个人的力量是渺小并且受到很多局限的,学会“借势”越来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优势。

    虽然某本投资方面的书已经被批得够呛了,但那其中的一个观点我确是非常赞同的:投资人应该站在家族财富的角度,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我们也许已经把高速发展当做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国家和企业的历史规律是一样的,总要均值回归和面临困难的。有些时代,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追悔莫及的机会成本。

    即使站在最现实的角度,国家与个人命运也总是息息相关。没辙,谁让人类还停留在以“国家”为竞争和利益瓜分主体的层次呢?没长长的雪道,滚个球啊?历史视角中国近200多年就是个超级大熊市,这20多年算终于看到点儿牛市的曙光。可以不爱,也可以责之切,但总盼着再玩推倒重来就该吃药了。

    骗子都是心理学大师,老实做事的人却往往不是对手。不管往哪个方向,激进总是更容易受簇拥。操纵大众的腺体比唤醒大众的思辨即容易万倍,又成效显著万倍,怎能不引无数投机者竞折腰?社会学领域尤其不相信快意恩仇,只相信严谨缜密。痛快一下容易,但“快”的后面往往就会跟着“痛”。

    精明的政治投机者永远是靠制造族群分裂来实现上位的目的,伟大的政治家则是推动族群的和解来实现推动民族进步的目标。前者的重点是利用每一次社会危机来刺激大众情绪抬高个人形象,后者则需要一直投身于日常的各种事务来提升大众素养。中国太多精明但不高明的前者,太少放下个人得失和具厚重素养的后者。

    某汽车公司的总裁曾说:如果当初你去调查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你要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任何好东西,当被试图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的时候,灾难大概率的会发生。像财务分析一样,数据可以作为佐证、参考、启发,但不是主宰。掌握按钮的是人,而不是数据库。

    在一个同学群里逛了下,看到正好在讨论股票。看完感受是,1,各种技术分析现在已是股民的义务教育课程了,且普遍自信都已拿到了大学以上文凭;2,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为多,从国际形势到热钱资金流向都尽在掌握;3,不乏全能型选手,一个人可以盯着44个板块…真是股民文化代代传。

    投资上大多数我们费尽心思琢磨和纠结的东西,其实早已经在某本书里由某个人做出了很好的解答。问题在于,第一翻开书总是需要点儿自觉的;第二,把书读厚了只需要努力,但把书再读薄就需要悟性了;第三,道理都明白了,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徒呼奈何。

    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高管都热衷于公共话题,这当然很好。但也希望,企业高管们能够以对公共话题的关注度来切实做好自己家的产品和服务,以对公共话题的热衷和责任感来履行企业服务于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和商业道德。咱不能总是在微博上都是中国的脊梁,到了现实世界里就恢复某种商人本色不是?

    房价精确涨跌预测那是上帝的事儿,但不妨碍我们简单测算:以北京房价3年内再涨1倍既2.5万均价上升到5万均价,100平是500万,首付2成需要一次性100万支出,贷款30年每月还款2.5万。用常识来看,几年内能支撑这种需求的“刚需”有多少呢?“刚需”其实是个营销概念,经济学上有这个概念吗?

    具有投资属性的东西其价格往往不简单等于“真实需求”。如股价有时是内在价值驱动的,有时却是估值提升驱动。价格构成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供需”还是“投资”值得思考。从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近30平来看,这些年的总供应并不少,“被平均”的恰恰是刚需,也反证了主要矛盾是投资。

    就投资角度而言,很多问题被人为的复杂化是因为总想猜透那个“顶和底”,对任何可能导致价格扰动的微小因素都如临大敌。我看,如果不是吹牛逼的需要,这纯属闲的。站在中长期的角度,什么东西是便宜还是贵,是处于大机会区还是大风险区通常是一目了然的。越热衷精确,财富离的就越远。

    不管职场、社会还是网络,总有这么几种人:一种总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知道如何做好;第二种虽不肯定怎样最好,但知道怎么搞一定不行;第三种还想不清好坏利弊,但理解事情的复杂性而不会轻易判断;第四种一知半解却很自信,喜欢冲在前面开药方;第五种其实明白事情是怎样的,但基于个人目的偏偏反着说而且脸不红。

    第一种典型真能人,做事打开局面基本靠这种人;第二种也算聪明人,一般不容易犯大的错误;第三种人至少很成熟,明白世界的复杂性和自己的局限;第四种一般热诚冲动,自信过头,容易好心办坏事儿;第五种老谋深算,善审时度势,属岳不群类。

    不同朋友群的聚会后,感觉到35上下的兄弟们虽有不同的状况,却都有相似的迷茫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每一次选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人生总喜欢在你不经意间给个十字路口,也总喜欢在你认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来个跌宕起伏。也许这就是人生的精彩之处?人生如此,投资也如是。

    巴黎名媛芳汀,美艳绝伦,交游广而追求者众,今年三月却在家中昏迷不醒,身边无人,两个月后才由姑妈发现尸体。她的追求者都追悔莫及,情况都相似,打了几次电话她不接,就以为她和别人在一起。投资何尝不是如此?大多数股民不是死于没有好的机会,而是可选的对象永远太多,又哪个都不想失去,最终却一无所有。反而一心一意一根筋的,多寻到自己的幸福。

    很多人认为小公司太危险,大蓝筹最安全。真的如此吗?30年间的榜单已经沧海变桑田。柯达、松下、索尼、克莱斯勒、米高梅、雷曼兄弟…在商业的世界里,“不进则退、不慎则衰”是一个对大小企业都一视同仁的铁律。真正的安全是来自生意特性、竞争优势和优秀的企业家,而不是当前的市值或者营业规模的大小。

    很多人总认为只有完美才是有价值的,什么管理不完善所以不能投资,什么体制还有障碍所以不能投资,什么竞争力还不是天下第一所以不能投资。其实恰恰相反,投资的收益主要是来自“增量”,一个极其完美而成熟的东西反而不是高价值的,恰恰是不成熟走向成熟,不伟大走向伟大的过程,才是高价值的。

    投资的关键是搞清楚,什么东西可以从弱小而“必然”壮大起来,为什么它可以从弱小而走向强大?坦率讲,这种洞察力需要一定的历史观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为基础。但犯“完美综合征”的本质,其实是不理解投资回报的原理而刻舟求剑的结果。这不仅在投资领域,在社会和国家发展理解方面也一样。

    所有的优秀终将成为过眼云烟,但这不代表优秀本身将失去意义,因为投资并不需要伴随到“海枯石烂”,可以只选择最美好的年华。这与研究失败的原因并不矛盾,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否则总在陷阱边儿上打转。然后也要知道都是怎么坏事的,保持谨慎客观,才能构成完整的认识。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理解了“溢价折价的本质”之后很有点儿所谓“从猿进化到人”的感觉。市场短期的波动经常让人迷茫,但其长期的定价机制却异常精明。市场对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生意特性、不同优势程度的差异化定价,就像社会对于不同年龄段、职业、资历的差异化定价一样精致而迷人。

    如果投资只是把估值排列组合一下,那么真是傻子也可以做的工作。回顾历史有几种情况:当时看估值贵后来长期大牛,当时看估值低结果一直跌,当时看估值高结果真大跌,当时看估值低结果真回归大涨。估值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原因在于当时定价是否真的大幅偏离价值。但何谓价价值呢?这才是含金量。

    谈到估值溢价我发现其实来来回回还是2年前那些问题。溢价=高估值?好吧,同样是08年大底,一个是10Pe另一个是20pe,后者比前者(及大盘平均水平)溢价了100%!后者算是高估值吗?把估值=pe,把价值=当前估值,安全边际真的这么简单?不理解溢价的原理,能真理解折价和泡沫的原理?搞不懂。

    从2年前开始研究溢价机理的时候我就说,搞清楚溢价的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避免泡沫,并且能更好的在合理价位买入优质的生意——而不是在涨起来以后再哀叹“怎么那么贵啊?”可笑的是,如果我说要理解折价和低估值的背后含义(其实就是溢价的反面)就会很有“格雷厄姆范儿”,可这根本是一个道理。

    看待白酒就和看待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企业一样,无非是从企业价值创造的规律角度+投资的概率思维角度的一种动态衡量,上升到所谓价值观信念乃至哲学意义啥的,我看纯属扯淡。别把该复杂的搞简单,也别把该简单的弄复杂,如此而已。白酒本质上是个好生意,短中期内业绩有受冲击风险,未来也别指望历史上的估值溢价再现了。但低到某种程度当然具有投资价值,而且可能比很多东西都更合算和放心。

    我赞同资产动态平衡的大原则,但不认同“因为市场里高手众多所以很难成功”观点。投资不是到处找高手踢馆过关,市场最终失败者多不是因为竞争激烈,反而是因为都太想“不走寻常路”。何况,即使资产动态平衡就“简单”?它依然包含了大量的判断和更严苛的反人性的情绪控制力,我不相信这可以提升普遍意义上的成功率。

    其实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说什么都是没用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提升市场整体的成功率,没有。最简单的方法其实早就有了,那就是指数基金,但是古今中外都少有人满足于这么简单的玩意,这已经说明了一切。除此之外的任何方法,想做好都会很难,只不过难点不一样罢了。

    我曾经想,到底什么才能解救大众?一个超级牛市?一个开诚布公的股神?一个完美的制度?最终答案是,什么也拯救不了。或者这样说,让大众都轻松的从股市中赚钱这个目的本身就是“反人类”的,如果实现那么人类社会只会从此一路倒退。那些对大多数人赚不到钱做痛心疾首状的人,其实自己还没走出糊涂。

    因为大众的人性总想比价值的酝酿快些,比其它人挣的多些,承担的波动小一些;既不具有发现价值的智慧,又缺乏逆大众坚持的勇气,还总喜欢找外部的借口。所以只有很少的兼具3个特征的人才获得了救赎:1,真正具有智慧的人;2,能够克服人性弱点的人;3,自审和自知之明的人。

    真正投资大师的“长期投资”既是最终结果上的奇迹也是以年为单位的阶段性成绩的出色,在他们那里“长期”其实是一直持续优秀所结出的复利果实。而在国内一些“价值投资人”这里,长期投资却成了一块遮羞布——他们对多年的业绩差劲心安理得,总幻想着靠一个超大牛市来一步登天。

    “长期投资”根本就不需要强调,它是投资在逻辑上的一个自然结果。但长期投资绝对不应该导致每一个阶段周期的差劲,因为这完全是违背复利原理的。市场的波动具有偶然性没错,但总不能年年偶然吧?一旦“看长期”成为一个被强调的口号,往往说明他既面临现在的大麻烦,也最好别对未来太高期望。

    我觉得相信长期投资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乐观的(即使在细节上非常谨慎),很多人对未来是根深蒂固的恐惧。其次这也需要对价值与估值的关系、溢价与泡沫的区别有所研究,而不是简单的“比价”。便宜货也很好,但这种模式带来的麻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多,这是我的体会。

    【甄嬛谈股】来得股市中的人,想必都是自付聪明的。虽说有这个自信是极好的,却也不能忘了这本是极少数人才可获利的游戏。本宫曾看得那许多人来来去去,风光一时又身败名裂,更有那欺世盗名之辈害人不浅。这些本是历历在目,可奇就奇在人竟不以为鉴。总之你们且记住了:好生自己选对了路,过后可怨不得旁人。

    不同的思维很奇妙。如我看一个错过的大牛股会想为什么会错过?是否通过它认识到了新的东西?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可能变成我的菜?而有一些人则认为“我错过的都是错的,这都是市场发疯和不理性的结果,因为它不符合我认定的理论”——但为什么,你会认为自己那点儿学识已经参透了投资全部的奥秘呢?

    市场确实有犯错的时候,对待市场的错误我觉得有自信的人应该是欢呼雀跃的,就像巴菲特说一个青春萌动的小伙子进入了女儿国的感觉。但为啥有些投资人一边坚定的认为自己戳中了市场的错误,另一边却对于市场尚未眷顾自己那么愤愤不平牢骚满腹呢?这是否反而是某种浮躁的表现呢?

    我还是那句话:即使是100%的真理,也不会是唯一的真理。投资的世界里不会有哪种方法成为“垄断者”,各种方法都有明显的利弊得失。投资人应该怀着开放的心态,做自己最认可和理解的就好。不要因为短期的净值变化或意气风发牛逼闪闪,或忿忿不平形同怨妇——否则恐怕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对绝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而言,其实谈不上洞察力和天赋这么“奢侈”的东西,因为起码的概念和基本功还不具备。而对于少数具有专业素养也较努力的投资人来说,在企业分析层面大家所掌握的信息其实都差不多。这时候拼的确实是商业洞察力和对价值大规律的认识了,这可能算是自我修养的高级阶段。

    投资的自我修养应注重三种思维习惯的培养:第一是本质思维,即看事物多从根本规律及本质特征出发,避免迷失在表面现象和细枝末节中;第二是概率思维,即理解确定性与赔率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分主观和陷入愚蠢局势;第三是辩证思维,即从事物的两面甚至多面性思考问题,避免一根筋儿和绝对化。

    其实日常生活中这3种思维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说要理性,那么理性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这3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一个理性的人更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具有历史视角,更明白成败中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更懂得事物多面性所带来的复杂影响。投资,不过是日常习惯的延续罢了。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