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星船:马拉松》:美术拉满玩法一般?

失落星船:马拉松

被玩家昵称为“棒鸡”的Bungie工作室,因为《光环》《命运》系列为玩家所熟知,却很少人知道这家工作室1994~1996年间推出的《马拉松》三部曲,早就已经将科幻风格和设计玩法作为游戏的基因植入,成为《光环》的原型,而《失落星船:马拉松》则是呼应自家古早作品的最新作。

近期,游戏开启了封闭 Alpha 测试,我们也提前玩上了这款游戏,接下来就根据我们的体验,简单聊聊此次测试的情况。

02
棒鸡的舒适区

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那样,《失落星船:马拉松》的创作灵感源自 Bungie 在 1994 年推出的同名游戏。游戏将背景设定在天仓五 IV 的失落殖民地,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意外,致使大多数殖民者失踪。幸存的人们无奈之下组成了各自的阵营,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在这片失落的殖民地中搜寻物资。

玩家所扮演的角色是 “疾行者”,这些人舍弃了原本的躯体,换上特殊的机械躯体,受雇于各个阵营,潜入殖民地。在这里,他们不仅要与敌对玩家展开激烈对抗,还要面对星球上的外星势力,目的是夺回珍贵的文物、数据以及资源,同时逐步揭开殖民地背后隐藏的神秘面纱。 

这一设定充满了科幻色彩与神秘气息,为游戏营造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世界观,尤其是考虑到这个设定来自于上个世纪末,让人不禁感慨世纪之交人类奔涌的创意。尤其是先期释出的CG宣传视频,视觉炸裂,自成一派,像白色的柔和的液体世界里有无机质感的灰黑色与霓虹色系的塑胶、亚克力、油漆的交融。

其实回溯一下棒鸡的作品,无论《光环》还是《命运》,都有类似的元素:科幻背景,外加神秘主义,再加上棒鸡靠谱的审美元素。

玩法则是突突突,联机玩法是一作比一作比重更大,到了《失落星船:马拉松》,则完全抛弃了单机玩法,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网游。总体而言,游戏取材仍然在棒鸡的舒适区内。

可惜的是,《失落星船:马拉松》实机并没有达到CG中“爱死机”的美学高度,这让我在第一眼看到游戏真容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好在游戏还是将酸性风格贯彻到底,室外画面冷冽,建筑棱角分明满满工业风,科技和故障美学这块确实不错,亮绿色的大色块和各色几何花纹装饰,让人有一种游戏与某运动品牌联名的时尚竞技感。

好消息是,由于视觉效果上的降格,《马拉松》的系统配置要求很低。这让我想起《无畏契约》,抛弃了耗费机能的写实风格,而突出其色彩和线条的表现,这样游戏就能在更多硬件设备上流畅运行,扩大潜在玩家市场。《马拉松》此举兴许也是出于此种考虑。

03
赛博佣兵超能对决

作为一款“搜打撤”游戏,《失落星船:马拉松》在玩法层面上并没有太多可以分析之处,目前市面上热门的搜打撤游戏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但得益于游戏别致的视觉风格,还是做出了一些差异化。

《失落星船:马拉松》以三人小队为基础构建玩法,在团队协作中带来体验的变数。例如队友复活机制,这个很好理解:当队友被击倒时,玩家可以前去救援;若队友不幸死亡,只要小队中还有其他成员存活,便能够将其复活回战场。只不过复活所需时间较长,且复活后队友需要重新拾取物品。这一机制对玩家之间的配合度提出要求。

“双重倒地机制” 也是一大特色。玩家第一次被击倒时不会立刻死亡,为队友提供了救援的时间窗口。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玩家在游戏中的容错率,避免了因一次失误就瞬间出局的尴尬局面,使得游戏过程更加具有连贯性和紧张感。

即使是单人游玩的玩家,也存在可复活的稀有道具,这保证了玩家在面对各种危险时,有更多的机会存活下来,完成任务,对于自信的独狼玩家而言也是一个重要辅助。

除了三排,玩家亦可选择单人、双人匹配,不过单人、双人模式风险更高。

开局前,玩家能自由搭配角色与装备,并承接不同阵营的合同任务。游戏里,动态生成的 AI 敌人、环境威胁与真实玩家并存,玩家既要完成任务、搜刮物资,还要安全撤离。通过提升阵营声誉,可解锁更多角色成长路径与玩法系统。

在我的战局体验过程中,是否能成功撤离全看运气——遇到会玩的队友,互相帮助就能撤离战局,遇到自顾自的独狼,大概率会被各个击破,因此游戏整体还是强调抱团配合的,尤其是个人装备不好的时候。

玩过几把之后,为了减少挫败感,我养成了“先不管任务是什么、大部队往哪儿走我就跟着”的习惯。

玩法层面,撤离失败仅损失带入局内的装备,通过阵营积累的角色属性不受影响。目前版本有四个角色,各有独特技能与特性:

Lucas具备短距离冲刺和能量屏障,大招可在击中敌人后发射跟踪火箭弹,适合收割残血;

Glitch拥有二段跳和长距离滑铲,大招加速,手臂能量炮可伤敌并推开目标,机动性强,擅长骚扰;

黑鸟能为团队标记敌人,还可审讯倒地敌人获取其队友位置,利于团队协作;

Voy可主动或在烟雾中隐身,是潜入、偷袭及跑刀玩家的优选 。

整体而言,游戏更强调角色的固有技能系统,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戏风格和团队需求,选择合适的角色和技能搭配。这些技能改变了传统射击游戏单纯依赖枪法和走位的对抗模式,融入更多战术决策,丰富了战斗策略,降低了因枪法和装备差距带来的挫败感。

游戏物品分实战装备和资源物品两类。前者包括武器、护盾、核心植入物、背包和战术道具;后者如任务材料、贵重物品。物品按灰、绿、蓝、紫、金划分稀有度,越稀有属性越强,部分紫色和金色物品带有特殊词条,比如背包隐身、霰弹枪变全自动等。

战术道具槽可携带多种手雷、地雷等;核心和植入物分别提供玩法机制和属性加成,且随着物品等级提升,词条更丰富。这种基于词条的构筑系统,让玩家在装备选择上需综合考虑搭配,衍生出多样玩法流派,提升了游戏深度与可玩性。

传统逃脱类游戏往往存在大量等待与埋伏时间,而《失落星船:马拉松》打破了传统逃脱类游戏节奏单一的局面,为玩家提供了自主决定策略节奏的权利。玩家既可以选择慢节奏的玩法,小心翼翼地探索地图,收集资源,躲避敌人;也可以选择快节奏的体验,凭借自身实力和团队配合,迅速出击,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

这种可自由选择的游戏节奏,满足了不同玩家的游戏喜好。

04
忧心之处

《失落星船:马拉松》虽然在玩法上做出了一些创新,但整体的玩法循环依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射击游戏的影子。对于一些追求全新体验的玩家来说,相似的玩法循环让他们感到失望,尤其是那些想要体验更传统《马拉松》重制版的用户,他们想要的是一款更耗机能、能呈现出更多视觉奇观的单机叙事游戏(就如同早期的《光环》),而不是一款网游。

游戏的最大特色不在玩法而在艺术风格,但有《The Final》这样艺术风格强烈的射击游戏未达预期的案例在前,我不禁开始怀疑在射击游戏这种对局紧凑的游戏上追求美术风格是不是明智的做法——也许竞技游戏的快节奏真的不允许让玩家细品美术风格。

但是这类具有未来感美术风格真的又特别适配枪械类游戏,如果再辅以一些跨时代的玩法,不做同时期同类游戏的代餐,游戏才能吸引更多人。

一款长线运营的网游,反作弊能力很关键。在本次封测游戏开始之前,系统会启动BattleEye反作弊系统,然而实际反作弊效果有待考验,毕竟《命运2》的反作弊不力是公认的。

纵观现在市面上的枪战类网游,不是“爆”就是“死”,几乎不存在中间态,因此《马拉松》的前途命运也需要堵上一把。

当然,目前还是Alpha早期测试,不代表最终品质,一切忧心只是基于目前,游戏在接下来的时间的打磨和完善,仍有可能改变所有的观点,因此这款游戏还有待观察。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